1、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,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, 并应缩短绝缘暴露时间。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。附加绝缘的包绕、 装配、 收缩等应清洁。2、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、密封防潮、机械保护等措施。6kV~20kV 电力电缆的终端和接头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, 并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。3、电缆线芯连接时, 应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。压接模具应与金具匹配。压缩比应符合要求。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, 不得残留毛刺。4、三芯电力电缆接头两侧电缆的金属屏蔽层(或金属套)、铠装层应分别连接良好, 不得中断, 跨接线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下表中规定值。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与电缆的金属护层应做防腐处理。电缆截面(mm2)
| 接地线截面(mm2) |
16以下 | 接地线截面可与芯线截面相同
|
16--120 | 16 |
150及以上 | 25 |
5、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铠装层应接地良好;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铠应锡焊接地线。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,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,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,接地线应直接接地;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, 接地线应穿回互感器接地;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接地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。
6、装配、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,各部件间的配合或搭接处 应采取堵漏、防潮和密封措施。
7、塑料电缆宜采用自黏带、黏胶带、胶黏剂(热熔胶) 等方式密封;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, 黏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和黏接良好。
8、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, 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。单芯电缆中间接头两侧应缠相色带,并宜装相色标志牌。
摘录于《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DL/T 5759-2017 )
